從「大專院校退場」事件到數位教育改革-軟硬兼施才是王道

Larrychen

「數位學習」、「智慧校園」、「翻轉教育」等口號,隨著近幾年的科技浪潮,變得更廣為人知。類似的討論沸沸揚揚,但,利用科技學習,真的更有助於教育嗎?

全球化的教育浪潮-資訊教育及數位學習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曾提出「數位承諾計畫」,希望透過新科技的研發、新流程的設計,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深化自我學習。日本內政與通訊部在 2010 年針對數位教科書及學習資源提出了「未來學校」 計畫(Future Schools project),並預計在 2020 年讓全國學生皆可透過平板電腦使用數位教科書。中國大陸也提出的《2006-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策略》,明確將資訊科技 列為未來教育體系的推行重點之一;南韓、新加坡也都分別提出了長期的資訊教育政策規劃,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各國目前在推行資訊教育方面,較重視硬體設備的架設,而對於使用者(學生)及教學者(老師)的著墨並不是太多。

因應數位學習趨勢,教育部於2016年3月所提出的《資訊教育總藍圖》計畫,內容包含了學習面向、教學面向、基礎環境面向及組織面向等四大策略。然而,綜觀整份計畫書,內容依舊較偏重於提供硬體或實質的數位化資源。

但是硬體設備完善,就有助於學習嗎?

資訊太多,反而更影響學習?

台灣乃至整個華人社會,都深受儒家思想所謂的「唯有讀書高」影響,重視升學大於一切,在這樣的社會裡,升學的學校好近乎於學習狀態好。科技浪潮所導致的資訊爆炸,各類型自媒體及網紅透過自製影片的知識傳遞充斥在社群平台及唾手可得的地方,如此零散的數位學習資源,是學生能夠自主判斷及吸收的嗎?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於2012年所提出的《科技是發展還是阻礙學生學習?—「國際認知負荷理論工作坊」側寫》[1]一文中,引述John Sweller的認知負荷理論,內容對於現今數位學習的現象及方向頗有可供借鏡之處。

「認知負荷」是指有限的工作記憶空間,在處理訊息時所感受到的負荷狀態。工作記憶認知處理系統的容量有限,若同一時段湧入大量的元素,如概念、聲音、符號、物件、程序等,將有損學習者的理解,造成學習困難。而人腦同時間的認知處理系統有限,當資訊或訊息擴大了,造成只是淺碟學習,使學習者更加混亂?處於現今資訊爆炸的階段,一味地追求硬體資源完善及內容豐富程度,如運用時下最流行的VR/AR技術教學、互動式電子書等形式,對於學習真的有幫助嗎?

除了資源,使用者及教學者之間的互動更為重要

學習包含「教」與「學」兩個環節,一切的硬體資源都是在這兩方之間,增加互動的豐富度及多元性。既然這兩方如此重要,為何時下潮流依舊緊跟著硬體資源更新等外在環境面向呢?

原因有兩個,首先,外在環境的改變是最直觀也是最基礎的表現,當擁有豐富硬體資源及內容時,人們普遍會認為數位學習環境已經有所改善。其次,在充實硬體資源的過程中,學生的確會被新鮮的內容吸引,造成學習成效進步的短暫表現,因此這也就難怪硬體資源的好壞,成為追求改善教育最直觀的聯想。

以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大學退場」機制為例,台灣過去因應社會環境變遷經歷了兩次的高等教育擴張。高等教育擴張看似大開升大學的窄門,讓更多人有機會繼續求學。然而國民競爭力並沒有隨著高教擴張顯著提升,工作卻因大學文憑的普遍化,反而稀釋了「大學」這兩個字所代表的競爭力。隨著少子化的浪潮,過多的大學成了累贅,面臨退場的尷尬局面。從這來看,現在的數位教育改革,不也近似於70、80年代的高教擴張嗎?同樣著重在硬體資源的改善及擴張,是否若干年後,也會面臨同樣的窘境呢?

 

回歸學習本質-知識傳遞

硬體資源的充實固然重要,但學習本質還是在於「教」與「學」。如何簡單明瞭的利用新科技傳遞系統性的知識,才是「數位」與「學習」最好的解決方式。

近期系統化如同大型線上課程(MOOCs)、數位學習平台、行動裝置學習等,已經逐漸有意識地在縮短使用者及教學者之間的差距,透過直觀的系統讓學生及教師都能簡易的利用app或網站,增加學習的互動性,同時又不會因為過多資訊干擾到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有新創公司注意到課程間,學生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了解方。Snapask 是一款即時媒合學生問題與線上導師的APP,讓學生不管在何時何地,只要將不會的問題拍照上傳,30秒鐘內,就有專業導師前來解決問題,透過便利的聊天視窗,利用語音、拍照、訊息等方式在短時間內解決學生不懂的概念與問題,緊緊抓住時下學子人手一機的趨勢,服務每個學生的需求。未來Snapask更會推出了大數據分析的方式,透過用戶的使用數據,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更可針對讀書計畫、輔導甚至未來科系的選擇提出建議,不僅沒有過多的雜訊干擾學習,同時透過多元的互動及交流,使學生勇於提問,改善學習狀況。

台大開放式課程於2010年啟用,至今累積134門課程,有各系必修的核心課程、經典課程以及熱門課程等。其中「愛情社會學」、「微積分」、「英語語音學」、「紅樓夢」、「全球化的挑戰與因應」、「崑曲新美學」、「莊子」等,都是造訪人次眾多的課程。不僅目前該網站每個月有13萬人次造訪,更在2014年榮獲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排名第二名,奠定其在華文地區的教育口碑與品牌。利用系統化的學習及教育,使非台大學生也都能接收到完整的課程及資源。

雖然這些公司及課程尚處於發展階段,但畢竟已經有人注意到,數位學習應該回歸到學習的本質-「教」與「學」。不盲目追求新科技的趨勢,才是數位學習最好的解方。

數位教育的趨勢-軟硬兼施才是王道

現今的社會主流更偏重於硬體設備的架設,卻忽視了教學者以及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反而是更需要重視的。

從硬體資源到軟體資源(教學過程互動的設計),過於偏重硬軟體哪一方都無法使數位教育改革推至最適當的位置。數位教育改革,唯有同時兼顧硬體及軟體,軟硬兼施之下,才會是值得期待的資訊教育及數位學習。

[1]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94期-《科技是發展還是阻礙學生學習?—「國際認知負荷理論工作坊」側寫》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