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沉沒成本-今年,我在職場上的選擇困難症

Larrychen

年關將近,這幾天面臨一個近期較為重大的決定-轉職。

在抉擇的交叉口,面臨了很多的自我質疑,也諮詢了好友及人生導師們。

有的人問說都努力一整年了,為何在就要收成的階段要做這種選擇,多待一陣子拿完再走不是很好嗎?也有的人說,走啊趁年輕多闖闖,錢再賺就有了,等你真的選定一個努力的方向,再去考慮錢或是其他的東西吧。

在迷惘中不斷的找人聊,找人諮詢,其中有個詞讓我很在意、很在意 — — 「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英語:Sunk Cost),或稱沉澱成本既定成本,是經濟學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引用自維基百科)

在職場上,隨著在同一間公司待著時間越長,轉換賽道的成本跟門檻就會越來越高(薪水/機會/職稱),如果原公司的成長跟外在條件都不如預期,確實是趁早離開是為上策。

習慣會麻痺人的,

人一麻痺,就什麼都做不到了

(引用自讀曆書店 9/22 陶曉嫚《性感槍手》

話是這麼說,但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辛辛苦苦打下的客戶,就這樣交給別人接收成果;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就這樣放棄再幾個月就能到手的年終,工作到一個階段,交接給別人,放心嗎?

做出這樣的選擇好像損失很多很多,但能獲得的機會卻不確定是否如預期般亮眼跟有價值。

稍微查了一下維基百科,對我這樣的心理狀態也有一些說明跟案例。

很多人對“浪費”資源很擔憂害怕,被稱為 “損失憎惡”。比如說很多人會強迫自己看一場根本不想看的電影,因為他們怕浪費了買票的錢。
這有時被叫做“沉沒成本謬誤”。經濟學家們會稱這些人的行為“不理智”,因為類似行為低效,基於毫不相關的信息作出決定錯誤的分配了資源。
(引用自維基百科)

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又重新反思了一下現況。不論轉職與否,我在這間公司待的時間、客戶/案例積累都是沉沒成本,而若是要做出決定,應該考量的僅有眼前的因素而非過去的積累。

轉職,我的成本是既定的客戶、今年的年終;獲得的是可能拓展不同的視野,增進對自己的了解。

不轉職,我的成本是時間,跟轉換賽道的門檻;獲得的是今年的年終、既定客戶的收穫。

還是沒有很明確的答案,也還是很慌,這個選擇也沒有因為更了解了沉沒成本這個概念而變得簡單一點,還是一個很難的決定。

但至少,在探尋的過程中又更了解自己一點,對未來的恐懼更少一點。

對未來總是感到迷茫而不安,希望更早日堅定自己想走的路,大步向前。

You may also like

3 留言

Penci July 19, 2017 - 3:59 am

Neque porro quisquam est, qui dolorem ipsum quia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 velit, sed quia non numquam eius modi tempora incidunt ut labore.

Penci July 19, 2017 - 4:01 am

Quis autem vel eum iure reprehenderit qui in ea voluptate velit esse quam nihil.

Penci July 19, 2017 - 4:01 am

Et harum quidem rerum facilis est et expedita distinctio. Nam libero tempore, cum soluta nobis est eligendi optio cumque nihil impedit quo minus id quod maxime placeat facere.

留言區已關閉